顯示包含「Biblestudy」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Biblestudy」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六, 7月 14, 2007

掃羅為王的政治分析

掃羅為王的政治分析:

1.立王前的政治体制(polity):

a.當代的南北分治[1]:

b.支派的領袖之權力大: 支派聯盟在士師之指引之下

c.士師權限和神權統治:北方較大力量(士師是有地域性的:參士師記)

d.撒母耳的勢力範圍: (由遊行的地區分析)

e.以色列眾支派所求的立王是甚麼性質呢?

2.掃羅本身的出身

a.掃羅為便雅憫人,兩大派中間之小支派。

b.掃羅的自卑感:被立時的藏起來(撒上10:17-24)

3.立王後的政治体制(polity):

a.掃羅的政府:閣員,常設軍隊,宮殿皆沒有!

b.掃羅是由神權選立為王,但大衛是支派領袖邀請為全國的王。

c.掃羅王權最明顯是對外敵時。


分類: Biblestudy, Old Testament, Saul, 1 Samuel


[1] << 南 北  分  >>

『以色列』在撒上以後才開始指北方支派.

『以色列』 『猶大』

20:1-2,15 代表整個民族(40) ----------

撒上11:8 北方支派(30) 猶大(3)

撒上15:4 北方支派(20) 猶大(1)

『步兵』

撒下 2:9 北方支派(伊施波設) 猶大(大衛) [3093--->自此有規律地

(2:10,17) 用以色列代表北方支派.]

代上12:23f 北方支派(>32) 猶大(不知人數) [南下的人有猶大人6800]

從北方南下立大衛為王.

撒下 5:5 北方支派(伊施波設) 猶大(大衛) [以色列史 188; 321;

『統治以色列和猶大』 聯合是失敗的 325]

撒下24:9 北方支派(80) 猶大(50)

數點民數---軍力

啟示錄的角度

啟示錄的角度

1.3.2) 啟6:9-11會使我們看得清楚啟示錄的角度:

[9]揭開第五印的時候,我看見在祭壇底下,有為神的道,並為作見證,被殺之人的靈魂•

[10]大聲喊著說,聖潔真實的主阿,你不審判住在地上的人給我們伸流血的冤,要到幾時呢?

[11]於是有白衣賜給他們各人•又有話對他們說:『還要安息片時,等著一同作僕人的,和他們的弟兄,也像他們被殺,滿足了數目•』

這段談及為道被殺的人之呼聲。這些人的呼聲好像是失去了,他們唯一的希望是在他們所信的神身上。

1.3.2.1 但這些呼聲應怎樣解讀呢?

a)有些人對比耶穌在十架上的禱告 (23:34 『當下耶穌說,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兵丁/就拈鬮分他的衣服•』 

b)或對比司提反的禱告 (7:60 『又跪下大聲喊著說,主阿,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說了這話就睡了•掃羅也喜悅他被害•』

1.3.2.2 這不是一般的基督徒禱告。

這呼聲不是一種個人報復的慾望,而是他們信仰的確認(validity of their faith)。這是殉道者所關心的。也就是神的信譽(the reputation of God)。這是求伸冤的禱告。

(對比: 79:10; 94:3; 1:2).

[ 79:10]為何容外邦人說「他們的神在那裡」呢?願你使外邦人知道你在我們眼前伸你僕人流血的冤。

[ 94:3] 耶和華阿,惡人誇勝要到幾時呢,要到幾時呢?

[ 1:2] 他說,耶和華阿,我呼求你,你不應允,要到幾時呢•我因強暴哀求你,你還不拯救•

1.3.2.3 最後的答案在乎神,但祂尚未說甚麼。

殉道者求神現在就行動,求神彰顯祂的作為,以致使人知道他們的信仰是真實的。

(對比啟示文學:伸冤/恢復神的名譽: 以斯拉四書4Ezra 5:21-30; 6:55-59; 巴錄二書2 Bar 14.)

以斯拉四書 4Ezra 5:21-30

[21] And after seven days the thoughts of my heart were very grievous to me again.

[22] Then my soul recovered the spirit of understanding, and I began once more to speak words in the presence of the Most High.
[23] And I said, "O sovereign Lord, from every forest of the earth and from all its trees Thou hast chosen one vine,
[24] and from all the lands of the world Thou hast chosen for thyself one region, and from all the flowers of the world Thou hast chosen for thyself one lily,
[25] and from all the depths of the sea Thou hast filled for thyself one river, and from all the cities that have been built Thou hast consecrated Zion for thyself,
[26] and from all the birds that have been created Thou hast named for thyself one dove, and from all the flocks that have been made Thou hast provided for thyself one sheep,
[27] and from all the multitude of peoples Thou hast gotten for thyself one people; and to this people, whom Thou hast loved, Thou hast given the law which is approved by all.
[28] And now, O Lord, why hast thou given over the one to the many, and dishonored the one root beyond the others, and scattered thine only one among the many?
[29] And those who opposed thy promises have trodden down those who believed thy covenants.
[30] If thou dost really hate thy people, they should be punished at thy own hands."

更多資料: http://philipyim.0catch.com/Pastor/Revelation/rev_outline.htm

分類: Biblestudy, Courses, Revelation, apocalyptics, 啟示文學

馬可福音1:14-45分析

馬可福音1:14-45分析

1章的上下文

 可1章:耶穌的準備 1:1 -13

     耶穌在加利利的早期工作 1:14-3:6

耶穌在加利利的早期工作 1:14-3:6 [這個大綱 我的道學碩士畢業論文:

Jesus' Ministry According to Gospel Mark From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pp.9-10]

A.祂的名聲上升: (1:14 - 1:45)

1.前言: 約翰入監 (1:14a)

2.他的信息:神的國近了 (1:14b-15)

3.召第一批門徒 (1:16 -20)

4.會堂中教導及趕鬼 (1:21 -26)

[三文治結構 Sandwich Style]

5.名聲上升: (1:27 - 28) [污鬼]

6.治好彼得外母 (1:29 - 31) [熱病]

7.工作簡述:教導趕鬼 (1:32 - 34) [害病, 鬼附]

8.耶穌到曠野禱告 (1:35 - 38) [解決方案]

9.工作簡述:教導趕鬼 (1:39) [第一次在加利利游行佈道][傳道,趕鬼]

10.治好痳瘋病人 (1:40 - 44) [痳瘋=不潔淨]

11.名聲上升: (1:45) [名聲太大, 不便進城]

B.衝突 的 開展: (2:1 - 3:6)

1.加利利五個爭論故事: (2:1 - 3:5)

2.計劃殺耶穌 (3:6)

分類: Biblestudy, Mark, Gospel, Contemporary Application, 當代應用

可11章大綱

<<可11章大綱 >>

1. 公開的事工(Public Ministry) 11:1-44

a. 特別地進入聖城 (不是得勝式 triumphal entry) 11:1-11 [1]

耶穌是騎驢入城, 不是君王式, 而是救主式。

路19:37指出是門徒大叫, 可能至少500人或以上(林前15:6)

而耶路撒冷人口約 25,000-30,000人,

但過逾越節人數約180,000人。

b. 聖殿之亂 無花果樹枯乾 [三文治結構] 11:12-26

11:12-14 耶穌咒詛無花果樹 [審判以色列!]

11:15-18 耶穌審判聖殿的負責人! 空有外表, 不真正愛神!

(祭司的回應: 你仗著甚麼[屬靈]權柄作這些事! 11:28)

指聖殿之亂 及 行神蹟 [太21:14-15]

『禱告的殿....賊窩』(v.17)[舊約背景: 耶7:10-15;不義

的人以為入了聖殿, 有惡也必被赦了! 可以照樣行惡!]

但神必審判, 毀滅 (例如: 示羅被滅! ) 太23:28

他們要殺耶穌, 因耶穌的話 (v.17) 是攻擊他們的。

11:19-26 耶穌講解無花果樹的枯乾 [v.19出城是避免被拿 林斯基421]

你當信神11:20-21 無花果樹枯死,引起彼得的好奇心

11:22-26 耶穌教導: 你們要對神有信心!

11:22 重點: 「你們當信服神。」

11:23 例子(1): 移山之信心(心�不疑惑)

信是得著 11:24 例子(2): 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

饒恕人(赦罪/聖殿)11:25-26 例子(3): 饒恕人,就必神的饒恕

c. 在聖殿內爭論 (Controversies in the Temple) 11:27-12:40

詳細解釋 請參嚴國洪的道學碩士論文
Jesus Ministry according to Gospel Mark from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頁32-33。
http://philipyim.0catch.com/Pastor/NT/JesusMinistry_TOC.htm

太26章36-46節-兩種生命的禱告歷程

<< 太2636-46節大綱 >> 兩種生命的禱告歷程

上文: 預言門徒會跌倒! (vv.31-35)

: (v.36)

() v.36a 耶穌的行動: 耶穌同門徒來到一個地方[1]

() v.36b 對門徒說話: 『你們坐在這�,等我到那邊去禱告』。

I. 第一次禱告: (vv.37-39) :

() v.37 耶穌的行動: 帶三位門徒同去, 心中甚是憂傷。

() v.38 對門徒說話: 『我心�甚是憂傷 [2],幾乎要死;

你們在這�等候,和 我一同警醒。』

() v.39a 耶穌的行動: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

() v.39b 對天父說話: 『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

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II. 第二次禱告: (vv.40-42) :

() v.40 耶穌的行動: 來到門徒那�,見他們睡著了,就對彼得說。

() v.40b-41 對門徒說話: 『怎麼樣?你們不能同我警醒片時嗎?

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

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

() v.42a 耶穌的行動: 耶穌又去禱告。

() v.42b 對天父說話: 『我父啊,這杯[3]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

就願你的意旨成全。』

III.第三次禱告: (vv.43-44) :

() v.43 耶穌的行動:又來見他們睡著了,....

() v.43 對門徒說話: 沒有說甚麼!

() v.44a 耶穌的行動: 耶穌又離開他們去了。

() v.44b 對天父說話: 說的話還是與先前一樣

IV.禱告結束: (vv.45-46) :

() v.45a 耶穌的行動:於是來到門徒那�....

() v.45b-46 對門徒說話: 『現在你們仍然睡覺安歇吧

時候到了,人子被賣在罪人手�了。

起來!我們走吧。看哪!賣我的人近了

下文: 猶大賣主 (vv.47-56)

分析:

起點: 危機感 出城避免被拿 (11:19); 耶穌預言有人賣主 (26:31-35);

晚上到秘密地方禱告(26:36)

歷程: : 坐著等(9門徒, v.36a) -->與主一同警醒(3門徒, v.38) --->

睡著: 免入迷惑(vv.40-41), 無反應, 仍睡!

原則: 『心靈願意,肉體卻是軟弱』(v.41) 心身不一致!

: 照你的意思(v.39b)-->願你意旨成全-->一樣! --> 走吧!

原則: 『就願你的意旨成全。』(v.42b) 心身一致!

講道大綱:

() 在危機中昏睡: 門徒在心身靈疲乏之下放棄

歷程: : 坐著等(9門徒, v.36a) -->與主一同警醒(3門徒, v.38) --->

睡著: 免入迷惑(vv.40-41), 無反應, 仍睡!

原則: 『心靈願意,肉體卻是軟弱』(v.41) 心身不一致!

() 在危機中儆醒: 耶穌在心身靈疲乏之下堅持

歷程: : 照你的意思(v.39b)-->願你意旨成全-->一樣! --> 走吧!

(掙扎) (順服) (堅定) (實行)

原則: 『就願你的意旨成全。』(v.42b) 心身一致!



[1] 地方: 客西馬尼 (意即「壓酒池」。這園子位於汲淪溪東岸, 在橄欖山腳下。 [參 吳樂恩 S. Odland 頁381。]

[2] 憂傷: [參中神註釋本 233] 耶穌的人性此時感受到十字架(死亡)的威脅,一然焦慮憂愁, 盼望能安安然渡過難關。

[3]: [參中神註釋本 101.] 舊約: 比喻神審判所帶來的災殃與苦難(75:8; 51:17-23) 新約: 耶穌為罪人所擔負的刑罰 (14:24; 18:11)